上周二下午,团队那帮人又来找我开会,围着会议桌大眼瞪小眼。隔壁老王头一个拍桌子:“咱那破厂子的宣传册印了三版,客户还是记不住咱卖”我手里转着笔,心里咯噔一下——企业定位这事儿不干不行了。
第一步:抄起电话搞调研
第二天我就拎着本子跑门店蹲点。看大爷大妈挑货,竖着耳朵偷听店员和客人唠嗑。有个穿貂的大姐拎着咱家保温杯问:“这玩意儿能装中药不?”店员憋得脸通红直摇头。我唰唰记本上:客户根本不知道产品能干啥。
- 扒拉用户评价:翻遍电商平台五百条差评,发现有人说:“保温效果还不如我家暖水瓶”
- 逮着销售拷问:销售总监老李挠头:“每次展会客户问得最多的是‘你们和隔壁老张家有啥区别’”
- 撕竞争对手海报:把竞品宣传单铺满会议室地板,红笔圈出他们吹得最狠的“德国进口材料”
第二步:蹲仓库里憋定位
周五晚上十点啃着冷包子,把调研拍在桌上吼了一嗓子:“咱家保温杯烧开水倒进去,12小时还能烫嘴,凭啥不敢说?”会计张姐突然从账本里抬头:“成本!你们说的太空杯定位,原料成本要涨三成!”刚燃起来的小火苗噗嗤被浇灭。
第三步:刀架脖子做减法
熬到凌晨三点吵得鸡飞狗跳。市场部小刘非要打“年轻潮牌”概念,被我拿测试数据怼回去:“大学生人均三个保温杯,咱拼得过网红款?”3把二十条卖点砍得只剩三条:
- 100℃开水12小时保持75℃以上(实测盖紧盖子能泡熟鸡蛋)
- 杯口特意加宽到8cm(塞得进成年男人的拳头,方便清洗)
- 内胆用医疗级不锈钢(把质检报告甩桌上,确实比食品级标准高)
第四步:打印店实战翻车
周一兴冲冲去印新传单,设计师整了个超大字写着“12小时真保温”。结果印刷厂老板叼着烟笑话我:“大兄弟,现在哪家不吹24小时保温?”我当场掏出温度计插杯子里:“你现在计时,12小时后来量!”隔天他真带着伙计来量了,75.3℃的数字让他乖乖重印了五千份。
第五步:菜市场验证战术
上周日直接杀进早市摆摊,搬个电磁炉现烧开水。有个大妈嫌199太贵,我把鸡蛋磕进加开水的杯子里:“姨您逛两小时回来,鸡蛋没凝固我白送您!”结果大妈拎着菜回来掀开杯盖,溏心蛋正冒热气,当场掏钱还拽来三个老姐妹。
现在楼里电梯广告词就一句:“晨起开水,夜归热茶——XX牌真12小时保温杯”。财务昨天偷偷跟我说,这个月退货率从18%跌到5%。早知道定位就是把最扎心的那把刀磨亮了捅出去,去年那三版宣传册钱真该省下来撸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