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刷手机,看到一个叫“一锁50年”的玩意儿,宣传说能一键把东西锁得死死的,50年不变样。听上去挺牛皮的,我就琢磨着动手试试看。
我先下了那个app,点开一看,界面花里胡哨的,一堆按钮。我点了个“开始锁定”的选项,选了张照片当实验品——老婆娃的合影。app提示要设置密码,我随手输了“123456”,结果它居然说太简单了,要再复杂点。这玩意儿还挺矫情!
上手操作过程
我重新搞了个复杂的密码,点“确认”后,画面闪了几下,提示正在处理。等了十来分钟,才显示“锁定成功”。但点进去一看,照片被压缩得模糊一片,根本看不清楚人!我当时就火了,这不是骗人吗?
开始检查设置项,发现角落里还有个“高级设置”按钮。点开之后,列出了四个选项:
- 压缩等级:默认是高的,我改成低的试试;
- 备份路径:我选了本地手机里;
- 到期提醒:开了提醒,设置50年后响铃;
- 隐私保护:选项描述不清不楚,我随手关掉了。
重新锁定后,照片还是糊的,但总算能分辨点轮廓了。
之后我继续捣鼓,app里有个隐藏按钮,要输入特定指令才能开启。我用“解锁50年”测试,画面立刻弹出个警告窗口,说操作权限不足。这玩意儿搞神秘兮兮的,我就硬试了几次,突然蹦出个新界面。里面列出了详细文档,显示它背后把数据偷偷上传到了公司服务器,还得用户同意隐私政策——这不就是个隐形坑吗?
折腾到的结果
试了一整天,才发现“一锁50年”的隐藏秘密:它压根不是什么安全工具,是靠牺牲用户数据来维持功能。比如压缩照片节省空间,但偷偷上传做分析;密码锁定了也不保险,后台随便读取。
说起来,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我在单位搞项目,领导让我用类似系统锁定文件。我兴冲冲上传了团队计划书,结果第二天就被同事打开看了——后来才知道系统漏洞百出,权限根本管不住。我气得当场摔键盘,还被领导训了一顿:“乱折腾”从那以后,我对这些花里胡哨的工具都带点戒心。
搞定整个流程后,我索性删了app,换了本地加密软件。以后谁再吹什么“50年不变”,我就直接说:别信它宣传,自己动手试试就知道了——光细节就一堆雷,差点让我数据全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