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来来,今天唠唠《阴阳师》里一个贼有意思的事儿,主角是兔子奶爸——兔丸。
发现不对劲
这事儿得追溯到很久以前了,那会儿百鬼奕玩法刚出来不久。我这人有个毛病,闲着没事儿就喜欢翻着式神录瞎琢磨技能描述,看着玩。
有天突然就盯着兔丸的被动技能【兔之守护】那一段介绍看,它大概意思是说:兔丸回合结束后,会给攻击力最高的队友加点攻击力。但是!后面还跟了一句:“自身每次行动都会叠加印记,叠满后放一次大招还能驱散队友所有负面效果并治疗。”好家伙,问题就出在那个治疗量的描述上!它写的是“治疗相当于攻击力多少多少倍的生命值”。
当时我这心里就“咯噔”一下。啥玩意儿?奶量看攻击力?兔丸的技能描述里,那个被动加的,还有它大招里写的明明白白算的数值,都是“攻击力提升”!按常理,奶妈奶量不是应该看生命值或者效果命中啥的吗?这小兔子靠攻击力来奶人?咋这么别扭?
动手试一试
我这心里越琢磨越不对劲儿,像有根刺扎着。光看字面没用,得实操!立刻钻进了百鬼奕。反正这儿选式神、配御魂都方便,正好拿来验证。
- 第一把,我选了兔丸,直接给它戴一套加攻击力的输出御魂(攻击、攻击、暴伤那种),然后找个加生命值的奶妈对面放(比如花鸟卷),两边互奶就完事儿了。
- 再开一把,给兔丸换成奶妈御魂(比如树妖,加生命和治疗效果),把攻击力堆得贼低。
我就搁那儿疯狂地记录兔丸每次治疗跳出来的数字。结果太明显了:给它穿输出御魂,奶量噌噌往上飙,数字看着都爽;给它穿奶妈御魂,攻击力低得可怜,那奶量?抠抠搜搜的,简直像没吃饱饭一样!这特么完全反了!
确认结果
费劲折腾了一大圈,测试了好几次,好家伙,真相了:这兔丸,它的治疗效果,根本不是它技能描述里写的、大家都以为的“兔丸自身的基础属性”或者“被兔丸加了攻击力的那个队友的属性”来算的!
它就是实打实地看兔丸自己当下的攻击力数值!
也就是说,你兔丸自己攻击力高,它奶人就猛;兔丸自己攻击力低,它奶人就跟没劲儿似的。跟它奶的那对象一点关系都没有!这描述跟实际效果偏差也太大了点?看得我直乐,这兔子表面是个辅助奶爸,骨子里怕不是藏了个暴力输出魂?
后来的事儿
这个测试结果当时我跟周围玩得好的几个朋友都说了,大家都觉得挺逗。但这玩意儿在实战里,真没啥人给兔丸堆攻击,毕竟它本质上还是个解控、拉条的功能卡,奶量属于锦上添花。
可能官方自己也觉得这描述太容易让人误会了。过了挺长时间的,好像是2020年年中还是年底的一次例行更新公告里,我在那片密密麻麻的文字海里,终于瞄到了关于兔丸的描述修正。
好家伙,果然悄悄改了,把那个“攻击力多少多少倍”的模糊话术给删了(或者更明确了?记不清具体字眼了,反正描述更严谨了),明确指向是兔丸自身的属性或者其他更符合逻辑的计算方式。我这颗“发现真相”的心才算彻底落地——没白瞎我当初花时间在那测试!
甭管多小众、多不起眼的式神或者细节,自己去试试,总能发现点乐子。这破游戏机制,有时候不较个真儿,还真会被字面给忽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