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头鹰的大脸盘起什么作用?记住这几个重要点!

这周刷短视频看到猫头鹰大脸特写,突然想起来去年冬天我在动物园干过的傻事儿,今天得好好唠唠这个实践过程。

一、冲动消费埋下疑惑种子

去年十二月特别冷,我去动物园拍雪景。路过猫头鹰馆时看见两只雕鸮蹲在树枝上打盹,那个毛茸茸的大圆脸盘子跟毛球似的。当时脑子一热,直接在纪念品店买了个猫头鹰头套,回家就被媳妇笑话:“你这脑袋裹得跟卫星锅似的!有啥用?”我嘴硬说保暖,心里却真犯嘀咕——这大脸盘总不可能真是卖萌用的?

二、短视频触发较真劲儿

直到前天晚上刷到科普视频,镜头特意给猫头鹰大脸来了个超近景特写。我蹭地从沙发上坐直,连夜翻出去年拍的素材。放大了看才发现玄机:它脸上那圈羽毛跟炸开的菊花瓣似的,越靠近耳朵毛越密。当场抄起平板冲进书房,在旧硬盘里扒拉出三个不同角度的猫头鹰视频做对比。

    关键发现
  • 正面怼脸拍时,能看清羽毛都朝耳朵方向倒
  • 侧身镜头里脸盘像被压扁的簸箕
  • 有段夜视模式视频里,猫头鹰扭头时脸盘子居然跟着转方向

三、动物园实战验证翻车现场

昨天专门请假去了城郊野生动物园。下午三点带着平板蹲在鸮馆玻璃墙边,把去年拍的视频片段投屏给饲养员老张看。他笑得直拍大腿:“您这较真劲儿跟我闺女做数学题似的!”但马上指着正在理毛的长耳鸮说:“瞧见没?现在它脸毛是趴着的。”

等到傍晚六点天擦黑,神奇的变化出现了:原本贴着脸的绒毛突然蓬起来,整张脸大了一圈!我赶紧掏出分贝仪贴着玻璃测,五米外游客的说话声在仪器上显示45分贝,但平板录到的声音像在耳边说话似的清晰。老张突然敲玻璃吓唬猫头鹰,那家伙“唰”地把脸毛压平,撞到玻璃上的动静像打鼓——这大脸盘还真是声音开关!

四、查论文撞上专业墙

晚上回家兴奋地翻论文,结果被一堆“抛物面声学聚焦”“非对称耳孔”之类的术语砸懵。在动物行为观察论坛扒到个神比喻:猫头鹰的脸盘子就是个活体声音大喇叭,绒毛竖起时像张开卫星锅盖聚音,压平后变成消音耳罩。这解释我拍大腿叫绝——去年买那头套戴着,怪不得听人说话特别清楚!

现在看着电脑里对比视频乐出声。媳妇探头问笑我指着屏幕说:“去年笑话我买卫星锅!现在看这锅用处大了——能当助听器使!”实践出真知这话真没错,下次见着猫头鹰记得摸摸脸盘子边的绒毛,这可是它吃饭的家伙事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