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真没想到,暴雪公司这回搞了个大手笔。新闻说他们捐了整整三千万条蛆虫给湿地保护区,说是要救那些饿肚子的鸟。这操作听着就离谱,我赶紧琢磨着验证下效果。
第一步:先搞清楚到底咋回事
早上刷手机看到这新闻标题,我立马把啃一半的馒头扔桌上了。操蛋,三千万条蛆!那不得堆成山?我翻了好几个网站查具体信息,发现是往几个鸟快饿死的地方撒虫子饲料。这钱花的,跟往河里倒大米似的。
第二步:自己跑现场瞅瞅
下午顶着大太阳开车去了城郊湿地。蹲芦苇丛里喂了俩钟头蚊子,总算看见工作人员开着小船撒白花花的蛆虫。那场景绝了——虫子跟下雨似的往下掉,岸边乌泱泱的鸟扑过来抢食。麻雀都比老鹰凶,有几只差点把我裤腿给啄穿了。
发现问题跟想的不一样:- 虫子撒下去十分钟就没了,跟倒进无底洞似的
- 瘦成杆的鹭鸶抢不过野鸭子,急得直跺脚
- 太阳大的日子,没吃完的蛆晒成干,白花花糊在泥巴上
第三步:找专家唠嗑验证
实在憋不住,托朋友找了个搞鸟类保护的老教授。老头儿在电话里笑出声:"你这实践精神可以!"他说关键数据得这么看:
- 救命效果:确实把三百多只濒死水鸟从鬼门关拽回来了
- 操蛋问题:治标不治本,虫子吃完鸟照样挨饿
- 最扎心的:三千万条蛆的钱要是用来恢复湿地生态,够养几代鸟
挂了电话我琢磨整宿,突然想起前年老家闹蝗灾。政府也是撒药灭虫,结果鱼塘死了大片鱼苗。这俩事儿简直一个模子——着急忙慌解决眼前问题,往往挖出更大坑。
现在我算整明白了。捐蛆虫就跟给快渴死的人灌海水,看着解渴实际要命。真正要干的是把水源地修可惜,这么简单的道理,某些大公司硬是装看不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