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晚上,我在家刷抖音,突然看到一个段子说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”,可把我给整懵了——这“河”到底指哪条河?是黄河还是我从小就觉得这成语有意思,但从来没细想过。
于是我决定自个儿搞明白。先从最简单的开始:坐到电脑前,打开浏览器查资料。我输入关键词,翻了一大堆网页,结果发现说法混乱得很。有的说是指长江,有的扯到淮河,乱七八糟的。我一边看一边骂:“这些博主也太不靠谱了,胡写一通!”折腾了半天,啥也没搞清,气得我差点把鼠标摔了。
第一步:动手翻书找线索
我寻思,上网不行,那就翻实体书呗。跑到书房翻箱倒柜,把积灰的成语字典和中学历史课本都扒拉出来。翻开一看,书里写得也不详细,就说是描述命运变化。但我贼不死心,直接开车跑到市图书馆。在那儿,我找管理员借了本老版的《俗语大观》,书皮都快掉光了。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啃,翻到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”那页,终于看到个关键提示:这成语起源于古代黄河河道变迁的故事。书上说,黄河流速快,河道老改道,搞得两岸居民苦哈哈的,一会儿在河东住,三十年一过又变成河西人了。我乐坏了:“总算不是瞎掰了,河就是指黄河!”为防出错,我还用手机拍了几页当证据。
第二步:找人验证真实性
光靠书也不保险,我怕自己理解错了。第二天,我特意去拜访了一个退休历史老师,是我家小区的王大爷。提上两瓶啤酒当伴手礼,坐到小区公园的长椅上问他。老头儿吸着烟,笑呵呵说:“小年轻,这个简单!古时候黄河泛滥厉害,经常改道,比如宋朝时就从山东挪到河南了。今天你家在河东种田,三十年一过河道一变,就轮到河西挖沙子了——这就叫命运无常嘛”他说得生动,我还录音了回放几遍,确认没问题。王大爷还加了个故事,说他年轻时也遇到过类似事儿,逗得我哈哈大笑。
第三步:整理总结搞明白
回到家,我把所有资料摊在桌子上:字典照片、录音笔记,还有王大爷的话。我一边整理一边写自己的实践记录:河就是指黄河,因为它是中国最大的一条乱改道的河。整个过程就三步:先查书初步定位,再找真人验证细节,动手这样三下五除二,我终于搞懂了!还把笔记做成个短视频,在朋友圈发了个小分享。
忙活完,心里爽透了——虽然花了小半天时间,但学到一个新知识点。朋友们还点赞说我厉害!以后遇到这类问题,我就用这法子来解,省得被网上信息带沟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