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咋想起来搞这个研究的
事情是从上周开始的,我跟老婆在家看电视,看到一个讲中医的纪录片,里头老说“望闻问切”。老婆就问,这玩意儿到底是谁发明的?我就嘀咕了,这不扯淡嘛我一点都不知道。当时觉得,必须搞清楚是谁第一个琢磨出来的。说干就干,第二天一早,我就跑到城里图书馆翻书去了。
找资料的过程真够折腾的
在图书馆里,我一本接一本地翻中医历史书,可找了半天,全是些深奥玩意,看得我头晕眼花。后来碰到个老朋友张三,他在医院上班,就拉着他闲聊:“哥们,你对望闻问切熟悉不?知道最早谁提出来的吗?”张三笑了笑,说这题太基础了,但建议我找权威专家问问。于是我立马跑去一个社区讲座,主讲人是个退休老中医李大爷,我直接当面问了他这事儿。
李大爷很耐心,跟我扯了半天:扁鹊这位老中医,就是第一个弄出望闻问切的人。他把这四步法搞成系统方法:
- 第一步“望”,是看人的面相、舌苔啥的
- 第二步“闻”,是听病人咳嗽、喘气的声音
- 第三步“问”,是打听病人吃喝拉撒的习惯
- 第四步“切”,是把脉摸脉搏
李大爷说,这法子从古代传到就是为了全面了解病情,简单实用。
搞清真相后,我自个儿的感悟
确认是扁鹊提出来的,我心里踏实多了。这研究花了我好几天工夫,图书馆跑了两次,跟李大爷唠嗑也耽误了半天。现在回想,中医这套法子还挺接地气的,就跟过日子一样,一步都不能省。老婆夸我整明白了,还给我煮了个汤补身子。真没想到,学点这个还能涨见识,下次谁再问我,我也能吹吹牛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