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迅笔下的胶菜怎么吃?(教你鲁迅推荐家常做法)

昨天早上翻鲁迅的书,看到《呐喊》里提了一嘴胶菜,说这东西吃起来特下饭,我就好奇到底啥玩意儿。家里没现成的,我琢磨着鲁迅那会儿也没多少高科技,八成是家常做法,就决定动手试试。

起因和准备

先跑到菜市场,东瞅瞅西看看,找了个卖蔬菜的摊子。老板说胶菜就是老北京话里的胶白,也叫白菜心子带胶质的那种,鲁迅书里可能指的是普通白菜泡发了有黏糊感。我一听靠谱,买了三棵大白菜,花了不到十块钱。回家扒拉开冰箱,还凑齐了材料:

  • 白菜半棵
  • 大蒜几瓣
  • 老抽一小勺
  • 猪油一丁点

鲁迅笔下没具体做法,我就瞎猜他推荐的做法是清炒,加了点传统玩意儿。

实操过程

下午一点多开干。先从白菜下手,把叶子撕成巴掌大块儿,再切掉硬帮子。锅里倒了点水,烧热了扔进白菜焯焯水,捞出来沥干。这步忘了鲁迅可能不这么做,直接导致后面黏糊糊不够劲儿。

接着擦干锅子,烧火放猪油,油热了啪啪扔蒜末爆香。闻着香味了,我急吼吼把白菜倒进去,铲子一阵乱翻。结果火太大,白菜半糊了,黏糊胶质根本没出来。我气得直跺脚,但想着鲁迅说过“世上本没有路”,那就再试一把。

重新洗锅倒油,这回调小火,放凉水泡过的白菜慢慢熬。咕嘟了十来分钟,汁液收干了看着软塌塌的,我再滴老抽上个色。撒点盐起锅,闻着挺香,总算有点儿胶菜的影子了。

结果和总结

端着盘子尝一口,白菜炖得烂糊糊的带股甜味儿,确实下饭,嚼着像鲁迅笔下那股朴素劲儿。晚上老婆孩子试了也说比饭店强多了。搞了半天,鲁迅推荐的做法就是家常熬菜,别整花活,火候最关键。下次试试加点豆腐,估计能成经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