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儿翻《东京梦华录》突然好奇,宋朝那会儿街上臭烘烘的咋办?抓着后脑勺就开始查,结果越扒拉越有意思。
第一次动手查资料就撞墙
开头拿手机搜“宋朝卫生机构”,蹦出来的全是现代环卫宣传稿。气得我蹲书房翻实体书,在《宋史·职官志》里抠字眼。翻到眼皮打架时,突然揪住“街道司”仨字——好家伙!这部门名字听着跟管修路的似的,还管倒夜香!
溜达到凌晨三点蹲现场
查到“每日扫街巷秽物”这条记载,当晚裹着羽绒服就上街了。蹲胡同口看现代环卫工操作:大叔开着小三轮,机械臂“咔嚓”夹起垃圾桶,五秒搞定一个。突然想起《清明上河图》里挑粪的苦力,得用木桶挨家收,泼洒一路腌臜味儿。
- 关键发现:
- 宋朝街道司就一城管大队,逮占道摊贩比扫地勤快
- 现在凌晨扫街的清洁工,放宋代得在五更前干完活儿
- 当时粪便是值钱货!承包掏粪权的叫“倾脚头”
冲进区环卫站被当闹事的
大清早堵着人家调度室问编制,穿工装的大姐警惕地打量我:“你是记者?”赶紧递烟解释是历史爱好者。大姐松口说现在光他们区就八百人编制,机械车都有GPS定位。随口问了句“要是大雪封路咋办”,大姐笑着指墙上锦旗:“全员上岗呗,谁管你公休日!”
回家路上琢磨,宋朝那会儿才一百多号“环卫工”管整个汴京,全靠“各人自扫门前雪”的规矩。要说进步,现在的橙色马甲军团是真把公共空间当自家地扫。就是不知道当年倒夜香的“倾脚头”们,看到咱自动扫路车会不会笑出声。
街道司的活儿像物业加城管,现在环卫系统纯粹是扫地僧。科技这玩意儿至少不用闻着粪车上下班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