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迷上看戏,结果发现变脸这玩意儿太酷了!刷视频总能刷到,不同剧种都说自己家变脸最牛。我这人轴劲儿上来了,非得搞明白到底哪家强。说干就干,周末两天泡在资料堆里、跑去看戏,折腾了一圈,整出三招笨办法来比划比划。
第一步:先搞清楚“变脸”这绝活到底谁家的
一上来就懵了,川剧、京剧、秦腔甚至黄梅戏都在演变脸?感觉哪里不对劲。我翻资料、问票友,折腾半天才捋清楚:变脸这手绝活儿,正儿八经、最普遍公认的,就是川剧的看家本事!其他剧种也有模仿或者个别剧目里玩的,但归根结底,源头在川剧这儿。这就像麻辣火锅,全国都在模仿,但根儿在四川没跑。
第二步:开整“三招对比”笨办法
光知道根儿在川剧不行,我就想亲自比比不同剧种的味儿(虽然知道其他剧种是跟风学)。琢磨半天,用了三个土法子:
- 第一招:比谁“变”得多又快。 我盯着视频一帧帧抠(手都酸了),数他们一场变几次脸。川剧大佬一出场,咔咔咔几下,七八张脸都出来了,快的跟开了倍速似的;别的剧种,折腾半天变两三张就算不错了,速度也慢悠悠,急死人。这局川剧稳赢。
- 第二招:比谁“藏”得严实。 变脸的神奇不就在“你不知道他咋变的”嘛我凑近了看(现场挤到前排,差点被嫌弃),专门瞅演员的手、袖子、头这些小动作。川剧演员,手法那叫一个刁钻,借着转身、甩袖子甚至扇子一挡的瞬间,脸就换了,真的一点儿破绽抓不着。其他剧种的,好几次看见演员手明显在脸上划拉,或者动作不够利索,露馅儿了!看得我直乐。
- 第三招:比谁“演”得有戏味儿。 变脸不是光变着玩,得贴合剧情!我找了几段典型的变脸戏对比:川剧《白蛇传》里韦陀的“三变化身”,还有《归正楼》里“九变化身”救老婆,那叫一个紧张刺激,脸一变,剧情跟着推,情绪也到位。再看其他剧种里生搬硬套的变脸,有时候感觉是为变而变,跟剧情、角色没啥大关系,就图个热闹,看着有点尬。
第三步:结论来了!真·剧种还得是它
我这三招土办法轮番使下来,结果就挺秃然的(也不意外)。川剧在变脸这事儿上,那是全方位的碾压:变脸数量多、速度快、手法神出鬼没完全看不透,最重要的是,变得合情合理,是戏的一部分。其他剧种的变脸,更像是在向大佬致敬或者学了个皮毛图个新鲜。
折腾完这趟,最大的感受是:川剧变脸这绝活,真不是吹的。它经过了无数代演员的打磨,手法精妙得吓人,关键是还牢牢绑在川剧的灵魂里。其他剧种想学?技术关就够喝一壶,更别说演出那股味儿了。结论就是一句大白话:想看正宗、顶级、没尿点的变脸,死磕川剧就完事儿了! 其他剧种玩玩可以,但别拿爱好挑战人家的饭碗。
(Ps. 看完戏回来自个儿瞎琢磨,拿纸巾想试试“变”一下,结果糊了一脸碎纸屑,被老婆笑惨了。别学我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