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材料栽跟头
上礼拜心血来潮想做芋圆西米露,打开柜子发现西米用完了。琢磨着自己试试做西米应该不难?结果跑去超市抓瞎了——货架上全是成品小西米,压根买不到原料。
问了三个店员才打听出来,原来这玩意儿是棕榈树芯磨的粉做的。扭头钻进粮油批发市场,好家伙!二十斤起卖的大麻袋堆得比人高,死乞白赖让老板拆卖给我两斤棕榈淀粉,塑料袋还破了个洞,扛回家撒得满电梯都是。
跟面团死磕
按网上教程把粉倒进盆里,冷水一冲就翻车。这粉根本不吸水!活像在和沙子较劲。咬着牙用滚水冲,差点烫出泡来。攥着饭勺拼命搅和,整个厨房飘着生淀粉的土腥味。
- 第一次翻车:水太多变成浆糊,黏得满手都是
- 第二次翻车:水太少全散成沙粒
- 秘诀来了:后来发现得用85度左右的热水,边倒边快速搓,才能揉成不黏手的面团
搓丸子搓到眼花
把面团搓成长条时简直怀疑人生。力道稍微不均就断成几截,好不容易切成小剂子,手指沾着淀粉开始搓圆子。前十分钟还挺新鲜,搓到五十颗时腰都直不起来,总共二百多颗铺满三个竹簸箕。
关键发现:屋里湿度太高!西米粒表面居然发粘。赶紧开抽湿机猛吹,中途还翻面两次。晾了整整一下午才变硬实,有几颗掉地上还能弹起来。
煮出透明水晶球
最吓人的是煮制环节。冷水下锅立刻化成一锅白浆,气得我差点把锅扔了。重新烧开半锅水才敢下西米,拿漏勺不停搅动防止粘底。熬了十分钟还是白疙瘩,正准备放弃时——
突然有几颗边缘开始变透明!赶紧调成小火盖锅焖。隔五分钟偷看一次,那些小混蛋像施展魔法似的,从外到内慢慢变得晶莹剔透。过三遍冰水时,每颗都成了颤巍巍的水晶球。
血泪总结
- 揉面水温要烫手但别沸腾
- 搓丸子时开着空调抽湿
- 必须沸水下锅,冷水直接变浆糊
- 煮到半透明马上关火焖,比硬煮省燃气
折腾完看着碗里亮晶晶的西米,突然理解为什么超市卖那么贵。这玩意儿根本不是人干的活!下次还是直接买现成的,除非你想体验搓丸子搓到凌晨两点的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