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儿一早翻开字典查"端"字,昨儿教娃包粽子突然卡壳——这字咋记?手指头点着笔画念:点、横、点、撇、提...哎哟足足十四笔!立字头加个"山而",写顺手了发现像个小人儿站山头上端着碗饭。
跟娃琢磨字义更有趣
翻开解释第一条就乐了:"品行不端"——这不刚好骂隔壁偷摘我花的小崽子么!娃指着"端茶倒水"嚷嚷:"妈妈你天天端汤!"再往下看到"开端、发端",突然一拍脑门:这不就是端午的"端"吗?五月第一个午日叫端午,就像月初五叫端五,跟娃用积木堆日历演示特明白。
粽子馅料撒满桌
正包着红枣粽,娃突然举着字典喊:"端字还念duān!"这小祖宗把我刚摆的糯米全碰洒了。手忙脚乱收拾时看到"用双手捧物"那条,立刻揪着娃耳朵教训:"端粽子要双手!你单爪抓的后果!"
泡糯米时查端午
手机查资料跳出三说法:屈原投江百姓划船捞、伍子胥变河神、古人在毒五月驱邪。蹲灶台边翻网页腿都麻了,给娃精简成两句话——粽子喂鱼护屈原,艾草插门防蛇虫。小崽子听得直咽口水,趁我系五彩绳偷啃了半片生粽叶。
傍晚奶奶突然打电话:"粽叶要端稳别煮漏!"刚应声,娃就举着烫嘴的粽子满屋窜:"端不住!"行,这节过得,端字写满墙,端盘跑断腿,全家端着蜂蜜水给烫嘴娃灭火——端来端去倒是把字刻进骨头里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