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抡起锄头准备种点小白菜,结果刚翻两下土就觉得不对劲——去年种的萝卜全蔫巴了,这回可不能再瞎搞。干脆把锄头一扔,蹲地上开始研究这土到底啥名堂。
跟铁锨死磕的上午
大清早从墙角拖出半锈的铁锨,照着菜地中央咣咣往下凿。刚开始跟切豆腐似的轻松,挖到小腿深突然“哐”一声震得手麻,锨头碰着硬石头了。气得我直接扔了铁锨改用手刨,指甲缝里全是黑泥。
- 最上面那层:手指随便就能插进去,混着枯草叶和小石子,捏起来沙沙响
- 中间那坨:得用铁锨使劲跺才能撬开,颜色像我妈熬的中药汤,还蹦出来几条蚯蚓
- 最底下那块:好家伙跟水泥板似的,指甲抠半天只留下道白印子
厨房里的土疙瘩实验
把三层土分别装破碗里端回厨房,趁着烧水的功夫瞎鼓捣:
表层土倒进水盆立刻浑得看不见底,底下那层硬土块泡半小时还跟砖头似的。中间层的泥巴最好玩——加水一搅成了芝麻糊,手指蘸点搓搓居然滑溜溜的,闻着还有股烂树叶味儿。
最关键发现:去年傻乎乎把肥料全撒在最上层,结果雨水一冲全泡汤了!中间这层“芝麻糊”才是藏营养的好地方,下面的硬板底根本不让菜根往下钻。重新规划种菜计划
- 拿耙子把表层土全扒拉到旁边
- 抡锄头在中间层凿出二十公分深沟
- 菜籽掺着鸡粪埋进褐色泥层里
- 把表层土轻轻盖回去当被子
干完活瘫在田埂上嘬着烟傻笑。以前总纳闷为啥浇水勤快菜却越长越瘦,现在瞅着那三层土豁然开朗——这就跟腌咸菜一个理儿,料得塞进中间层才能入味!
(傍晚下起小雨的时候,突然看见刚埋的菜垄冒出点绿星子,赶紧冲屋里喊老婆多炒俩菜庆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