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看网上好多人在画电摇小子,我也手痒痒想试试。先说说为啥动笔,特简单,刷短视频时总蹦出那个梗图,那个摇来摇去的小人儿挺魔性的,就琢磨着自己也画一个玩玩。
起手时就栽了跟头
我就拿了张纸和铅笔,直接照着手机里的图临摹。结果一上来就出事儿了:我草草画了个脑袋,接着画身子时才发现手脚位置乱套了。手和脚的关节跟竹竿似的,直挺挺杵着,一点都不像在摇。更扯的是,我把身体画得太肥,腿又细得跟面条一样,整个比例崩了。画完后一看,这哪儿是电摇小子?活脱脱个胖墩儿在做广播体操。
发现问题后,我开始反思。新手嘛太急着画完整造型了。于是我把之前那张揉成一团丢垃圾桶,重新定了个规矩:每次先从基础结构开始,画骨架似的简单线条。
常见错误全撞了个遍
在纠正的过程中,我把网上看到的新手坑都踩完了。总结起来就是几个大头:
- 头重脚轻问题:我把头画得太大,重心不稳,摇起来就像要栽跟头。
- 动作僵硬:膝盖和肘关节画得太死板,没画出那种弯弯曲曲的动态感,整个动作硬邦邦的。
- 节奏失准:电摇小子的摇摆节奏有固定套路,我一开始手忙脚乱地加太多晃动,画出来乱糟糟的,毫无韵律。
解决时,我就上网搜教程看别人怎么拆解动作。人家都把整个过程分步骤,一步步来拆。
我的笨招调整过程
先停笔,找了个清晰的动图参考,开始死磕基本功。具体做起来:我拿圆规画了个小圈当脑袋,定好位置;然后拉个直线做脊柱,从这儿画身体分支。四肢就用折线来画,关节处刻意多弯几下,模拟摇摆感。
接着是节奏控制。我摆了个计时器,每五秒改一个小动作位置。手腕一弯一翘,脚一抬一落,反复尝试后终于找到平衡点。过程中画废了十好几张草稿,纸堆了一桌子,搞得屋里像废品站。
结果倒挺意外
画出来的电摇小子,效果居然不赖。动作流畅多了,比例也没翻车。关键是那种魔性的摇摆节奏拿捏到位了——一看就是网上的梗儿图本尊。
回顾这段折腾,我还挺感慨的。我小时候就爱涂鸦,但总半途而废。长大后上班太忙,画画这事基本搁下了。去年家里小孩上幼儿园,看着他在纸上胡闹,我才又捡起兴趣。这回画电摇小子的过程特别真实:新手别怕犯错,一步步拆解才是硬道理。最逗的是,我老婆看我折腾半天,也跟着画起来,结果她画得比我还溜——我这不服不行,赶紧把纸笔让给人家玩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