贞节牌坊下的女人告诉我们什么?专家解析历史案例!

昨天翻县志的时候看见张贞节牌坊的老照片,心里咯噔一下。这玩意儿前几年旅游时在皖南还真见过,当时导游唾沫横飞夸什么"传统美德",我越听越不对劲。

先扒底裤

大清早蹲市图书馆翻发黄的《烈女传》,翻得满手灰。有个李氏的记录特别扎眼:二十六岁守寡,养大三个崽,活活熬到五十八岁才换来这块破石头。你猜县志里怎么写她十年?"目不能视,杖而后行"!合着人都快瞎了才给发奖状?

杀到专家老家

立马给研究民俗的老王打电话,这老头在皖北农村挖了二十年史料。他正在河边钓鲤鱼,电话里直接骂开了:"扯淡的美德!当年我们村调查时,九十岁的周婆子拄着拐棍指牌坊骂——她亲姑奶奶就是饿死都不改嫁,寒冬腊月给人洗衣裳,十根手指头冻烂八根!"老王说着把鱼竿一扔:"知道为啥牌坊都立在村口?就是让全族女人天天看着发抖!"

  • 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?放屁!族长怕寡妇改嫁带走田产才是真
  • 朝廷给免税!挂个牌坊全村不用交粮,拿女人血肉换钱
  • 最阴险是族谱!我亲眼看见某家族谱写着"陈氏守节五十载",往下细看小字:二十七岁自缢

牌坊底下有血印

下午直奔城西残存的半截牌坊,拿手机电筒照底座。老王说得真准,青石缝里嵌着黑红印子,摸上去刺手。守祠堂的老汉蹲旁边抽旱烟:"早些年破四旧,民兵拿铁锤砸这玩意儿,溅出不少黑渣渣。"他突然压低嗓子:"老辈人说修牌坊要活人祭,是不是人血就不知道喽..."

回家路上经过商场,玻璃墙上反光映着那个"贞"字。真他妈绝了——百年前用石头捆女人,现在换成功利化的牌坊。某些直播间里喊的"守妇道",跟当年族长敲寡妇门收粮食的嘴脸有啥两样?

这破石头早该砸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