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天气不错,寻思着带孩子们出去活动活动筋骨,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“老鹰捉小鸡”。这游戏,咱们小时候谁没玩过,简单又热闹,绝对是放电神技。
准备开整
第一件事儿,召集人马。我把院子里几个差不多大的孩子都喊过来了,连喊带吆喝,凑了七八个。人太少没意思,人太多,场地又怕不够大,七八个刚刚
然后就是找地方。这可不能马虎,得找个宽敞点、平坦点的地方,最主要是安全,别有什么石头块、坑洼,摔一下可不是闹着玩的。我们选了小区里那块小草坪,软乎乎的,就算摔了也不大要紧。
定规矩,选角色
人齐了,地方也妥了,就得讲讲规矩。虽然都是老游戏,但每个地方可能有点小差别,统一一下有必要。
- 得选个“老鹰”,再选个“母鸡”。这个好办,石头剪刀布,公平公正。
- “母鸡”,就得张开膀子护着身后的一串“小鸡”。
- “小鸡”们一个拉着一个的衣服,排在“母鸡”后头,可不许松手,松手就算犯规,容易被“老鹰”逮住。
- “老鹰”的目标就是抓“小鸡”,特别是那只,最容易得手。
- 要是“小鸡”被“老鹰”碰到了,就算被抓住了,被抓住的“小鸡”就出局,到旁边歇着去。也有玩法是被抓的变成“老鹰”的帮手,一起抓,我们今天玩的是出局制,简单点。
强调安全是必须的,我跟他们说:“跑的时候注意脚下,别光顾着躲,撞到人就不好了。‘母鸡’也别甩尾巴甩太猛,当心把‘小鸡’甩飞了!”孩子们都咯咯笑,答应得好好的。
开玩!
一切就绪,游戏开始!
选出来的“老鹰”是个挺机灵的小子,贼眉鼠眼的,一看就很会抓。我们的“母鸡”,是个高高壮壮的小姑娘,很有责任感的样子,把“小鸡”们护得严严实实。
“老鹰”开始进攻了。他一会儿往左边虚晃一下,一会儿又猛地扑向右边。“母鸡”也不含糊,张开双臂,左挪右移,像个移动的城墙。我们这些“小鸡”在她身后尖叫着,使劲拽着前面人的衣服,队形一会儿拉成一条直线,一会儿又缩成一团。
我瞅着那“老鹰”几次想从“母鸡”的翅膀底下钻过去,都被“母鸡”灵活地挡住了。有几次,“老鹰”假装要抓排在中间的“小鸡”,实际上是声东击西,目标还是那只。那只“小鸡”吓得哇哇叫,拼命往里缩。
玩了一阵子,“母鸡”明显有点累了,喘气都粗了。这时候“老鹰”瞅准机会,一个加速,绕过了“母鸡”的防守,“啪”的一下,抓住了队尾的一只“小鸡”!
“噢!抓到!”“老鹰”得意地喊。被抓的“小鸡”虽然有点不甘心,但也遵守规则,自己走到旁边观战去了。
游戏继续,少了一只“小鸡”,“母鸡”的保护压力小了点,但“老鹰”的经验也更丰富了。我们这些剩下的“小鸡”也更紧张了,抓衣服的手更紧了。
就这样,一只,两只……“小鸡”越来越少。只剩下两只“小鸡”的时候,那场面叫一个激烈!“母鸡”几乎是全身心在护着我们,而“老鹰”则像猎豹一样,寻找着任何一丝机会。
游戏结束,总结一下
玩了好几轮,孩子们跑得满头大汗,小脸蛋红扑扑的,但一个个都特开心。大家都累趴了,干脆席地而坐,叽叽喳喳地讨论刚才谁跑得快,谁躲得
这回实践下来,感觉这老游戏真是魅力不减当年。
- 锻炼身体那是肯定的,跑、跳、闪躲,全身都动起来了。
- 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也得到了锻炼。“小鸡”们得跟着“母鸡”的节奏,不能掉队。“母鸡”得有策略地保护大家。
- 最重要的是,过程特别欢乐,充满了笑声和尖叫声,比窝在家里看电视、玩手机强太多了。
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,我也挺高兴的。下次得再组织他们玩点别的老游戏,比如跳房子、丢沙包什么的,把这些简单的快乐延续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