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《红色警戒3》这游戏,我刚上手那会儿,别提了,纯粹就是送人头的。眼瞅着电脑或者别的玩家一波接一波地过来,我这边兵还没造齐,基地就先冒烟了。那段时间,真是输得我怀疑人生。
从手忙脚乱到稳扎稳打
一开始瞎玩,基地车一展开,就想着赶紧出兵,什么坦克飞机一股脑造,结果?钱一下就没了,电也不够,眼睁睁看着对手一波小兵就把我推平了。后来痛定思痛,我发现这么搞不行,得有点章法。
我琢磨明白了,这游戏,经济是王道。没钱,你啥也不是。我开始强制自己,开局第一件事,放下基地车之后,紧跟着就是矿厂,而且还不止一个,一般我会先拍两个,确保钱袋子鼓起来。电厂也得跟上,不然建筑和单位都趴窝。这是一个最基础的实践,花了我好几天才养成习惯。
光有钱也不行,还得有兵。我开始研究各个阵营的初期兵种。比如玩苏联,我会先出几个动员兵配合磁爆步兵守家,然后赶紧攀科技出铁锤坦克。玩盟军,那肯定得先来几个维和步兵,然后琢磨着是不是要速机场出点飞机骚扰。帝国的话,迅雷载具配合帝国武士也是不错的开局。重点是要形成一个初步的防御和进攻能力,不能光挨打不还手。
摸索阵营的门道
然后就是选哪个阵营。一开始我也是抓瞎,盟军、苏联、帝国,感觉都差不多,差远了!每个阵营的兵种、科技、甚至是建造方式都不一样。
我就一个一个试。比如我发现,苏联的铁锤坦克皮糙肉厚,初期压制力不错,而且那个吸取对方武器的功能有时候有奇效;盟军的单位普遍比较灵活,尤其是空军,阿波罗战斗机制空很强,维和轰炸机骚扰起来也挺烦人,但地面部队相对脆一点;帝国的单位设计挺有意思,很多都能变形,什么天狗机甲、海啸坦克,用好了很秀,但操作要求也高点,而且前期扩张比较依赖核心。我花了不少时间去熟悉各个阵营的特色兵种和科技树,哪个阶段出什么兵,什么兵克制什么兵,这都是实战中一点点摸索出来的。
我还是比较喜欢简单粗暴的,比如苏联,上来就憋熊,或者盟军速机场啥的。关键是找到一个自己顺手的,然后玩精它。不要贪多嚼不烂,先把一个阵营的常用战术练熟了再说。
侦察与运营并重
还有个血泪教训,就是侦察!以前我老是闷头发展,等家里兵强马壮了,一出门,傻眼了,人家早就把路口堵死了,或者直接偷袭我老家。吃了好几次亏之后,我就学乖了。开局不久,一定要派个最便宜的单位,比如苏联的狗熊、盟军的狗、帝国的侦察无人机,去对方家里瞅瞅,看看他是什么开局,主力部队是什么,兵力部署在哪,这样心里才有底。根据侦察到的情报,再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和出兵方向。
运营方面,除了保证矿车不停采矿,还要注意基地的扩张。不能所有建筑都挤在一块,容易被一锅端。适当地开分矿,建一些防御塔保护矿区和关键路口,这些都是慢慢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。
我简单总结一下我现在的开局思路,不一定对,但至少能让我稳住阵脚:
- 开局迅速放下基地车。
- 紧接着拍下至少两个矿厂,保证经济。
- 电厂及时补充,别让家里断电。
- 根据选择的阵营,快速出兵营或者重工厂,造点初期兵种防守或者骚扰。
- 别忘了派个单位去侦察! 这是重中之重!
- 根据侦察到的情况,再决定是继续爆兵一波推,还是稳健发展攀科技。
不断练习,熟能生巧
再往后,就是多打,多练。光看攻略没用,得上机实际操作。输了就分析为啥输,是经济跟不上?兵种被克制?还是操作失误?我就是这么一点点过来的。比如有时候对方出了一堆天狗,我傻乎乎地还用磁爆坦克去顶,那不是白给嘛后来就知道了,得赶紧出防空单位,比如牛蛙或者阿波罗战斗机。
微操也很重要,虽然我手残,但基本的拉扯、集火还是得练练。比如用坦克打步兵,不能站着不动对撸,要边打边退,减少战损。这些都是在无数次的被虐和反思中慢慢提升的。
玩《红色警戒3》没啥捷径,就是多思考,多实践。从最基础的经济建设开始,一步一个脚印,慢慢你就能找到自己的节奏和套路了。我现在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神,但至少跟朋友开黑的时候,不会再拖后腿了,哈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