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伙儿晚上今天得空,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捣鼓的一个小玩意儿——一个我自个儿琢磨的“汉语词典给力版”。
这事儿得从我家那小子说起。自从他上了小学,那语文作业叫一个头大。时不时冒出来个词,别说他了,有时候我都得愣半天。上网查,要么广告满天飞,要么解释得颠三涂四,要么就是内容不全,急死个人。
市面上那些词典App,我也下了不少。有些,词条少得可怜;有些,功能挺花哨,但最核心的查词释义反而不咋地。纸质词典?老大一本,翻起来费劲,还不方便携带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六版倒是权威,可孩子用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不够“给力”。
我就琢磨着,能不能搞一个用着顺手、查着方便、内容又全乎的词典?咱也不是啥专业程序员,但就是有那么一股子折腾劲儿。
我的折腾之路
我先是到处搜罗资料。你还别说,网上关于汉语词典的数据源还真不少,但都零零散散的。我就想,能不能把这些好东西给整合到一块儿去?
第一步,找“米下锅”。我重点关注了几个口碑不错的开源词典库,还有一些公开的语言学资料。咱的目标是内容要“大而全”,所以像《汉语大词典》那种收录了海量词条的,就是咱努力的方向,虽然咱做不到那么牛掰,但心气得有!我听说它收录了四十多万条词语,乖乖,那得下多大功夫!咱先定个小目标,能有个十几二十万常用且实用的就不错了。
第二步,定“功能菜单”。光有词还不行,得好用才行。我寻思着,下面这些功能是必须的:
- 快速查询:这是基本盘,输入汉字、拼音都能嗖嗖出结果。最好还能支持部首、笔画查字,照顾不同使用习惯。
- 详细释义:不能就给个简单意思,得有引证,有例句,最好还有古今义的对比。
- 真人发音:这点对孩子尤其重要,能跟着读,印象才深。声音播放功能必须安排上。
- 例句朗读:光看例句还不够,能听一遍,语感就上来了。这个也得有。
- 筛选功能:有时候想查特定年代或者特定作者用过的词,或者按体裁、类别筛选诗词啥的,有个筛选就方便多了。这个可以作为进阶功能慢慢加。
- 英汉互译:考虑到现在孩子也学英语,顺带手加个英汉词典功能,查个五六十万的英汉词汇,应该够用了。
第三步,开干! 这部分最费神。我找了个还算顺手的数据库软件,开始整理数据。把不同的数据源清洗、格式化,然后导入。遇到格式不统一的,就得手动改,眼睛都快看花了。为了实现发音功能,我还特意找了些语音库,一个个对应词条加上去。有些词的例句不好找,我就得翻箱倒柜地查阅资料,力求准确。
这期间,碰到的磕磕绊绊可不少。有时候数据导错了,整个库都得重来;有时候一个功能调试好几天都没反应。但咱这人就是犟,越是搞不定,越想把它搞定!老婆都说我魔怔了,天天抱着电脑跟词较劲。
最终成果,还挺“给力”
前前后后折腾了好几个月,我这个“汉语词典给力版”总算是有了个雏形。它肚子里装了差不多四十万出头的词语,基本覆盖了常用和一些略生僻的词。每个词条不仅有详细的解释,还有好些个例句,很多都加上了真人发音和例句朗读。那个英汉互译模块,也塞进去了大概五十多万条词汇,日常够用了。
我家那小子现在遇到不认识的词,都抢着用我这个“给力版”查,学习兴趣都高了不少。他说比老师推荐的还好用,哈哈!
我自己用着也觉得特顺手。有时候写点东西,想找个更精准的词儿,一查一个准。而且因为是自己捣鼓的,没有乱七八糟的广告,界面也清爽,用着舒心。比如想找唐诗宋词,按年代、作者一筛选,哗就出来了,方便得很。
虽然比不上那些专业的商业软件,功能可能也没那么酷炫,但它解决了我的实际问题,这就够了。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嘛今天就跟大家伙儿分享到这儿,算是一点小小的实践心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