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林书豪的投篮,我可真是下过一番功夫去琢磨和练习。以前我打球,投篮姿势那叫一个五花八门,自己都觉得丑,命中率也全看天意。后来有段时间,看林书豪打球,觉得他那投篮动作,稳,而且还挺有爆发力的,就动了心思,想学学。
第一步:观察与分析
我最开始做的,就是上网扒拉林书豪的投篮视频,各种角度,比赛的、训练的,都找来看。反反复复地看,慢放,暂停,截图,就想把他的动作给拆解开。我主要关注这么几个点:
- 准备姿势:他是怎么站位的,脚怎么放,身体重心在哪儿。我发现他起跳前身体重心压得比较低,很稳当。
- 持球和举球:球是怎么拿的,手型怎么样,举球的轨迹是啥样的。感觉他的球举起来比较靠近身体中线,然后直线向上。
- 发力顺序:是从脚开始,到腿,到腰,再到手臂和手腕。这个很重要,感觉他发力特别连贯。
- 出手点和跟随动作:球在哪个点出手的,出手后手臂和手腕的动作是什么样的。他的跟随动作很完整,手腕拨球的感觉很明显。
那段时间,我手机里存的都是他的投篮截图,没事就拿出来瞅瞅,跟看武功秘籍似的。
第二步:模仿与调整
看明白了,就开始上手练。一开始那叫一个别扭!多年的老习惯,想改过来太难了。我先从原地投篮开始,不求进,就求动作对。
重点调整了几个地方:
是下盘的稳定。我以前投篮,下半身基本就是个摆设,纯靠胳膊扔。学着林书豪那样,屈膝,重心放低,感觉脚下有根。投篮前会刻意感受一下从脚底传上来的力量。
然后是举球的轨迹和出手。我尽量让球从胸前直上直下地举起来,而不是绕个大圈。出手的时候,努力让手肘抬到跟肩膀差不多高,或者略高一点点,然后手腕发力,食指和中指离开球。这个“拨球”的感觉,我练了好久才稍微找到一点。
还有就是整体的连贯性。一开始动作是脱节的,腿是腿,腰是腰,胳膊是胳膊。我就放慢速度,一点一点地去体会那个力量从下往上传导的感觉。就像鞭子一样,得一节一节地甩起来。
那段时间,我在球场上就是个异类。别人都在哐哐打比赛,我一个人在那儿慢慢悠悠地比划动作,投出去的球不是偏了就是短了,偶尔还来个三不沾,特丢人。但没办法,硬着头皮练呗。
第三步:重复与感受
动作框架大概有了之后,就是大量的重复练习。每天都得投个几百次,从近距离开始,慢慢往远了挪。这个过程挺枯燥的,胳膊酸,腰也累。
关键是用心去感受。每次投篮,都去想林书豪的动作要点,去体会自己身体的发力,球出手的弧线,旋转。我会特别注意投完篮之后的跟随动作,保持住,感受那个余力。有时候投顺了,能明显感觉到球出手很轻快,弧线也很舒服。
慢慢地,好像找到点感觉了。球出手比以前稳定了,命中率也确实高了一点。最重要的是,自己感觉投篮的时候身体更协调了,不再是以前那种“瞎扔”的感觉。
要说完全学到林书豪那样,那是不可能的,人家是职业球员,身体素质和协调性在那儿摆着。我这也就是学个形,尽量往那个感觉上靠。
目前的状态
现在嘛我的投篮姿势比起以前那些“歪瓜裂枣”的动作,算是有点“有板有眼”了。虽然离林书豪那种丝滑还有十万八千里,但至少在野球场上,不会再因为姿势难看被人笑了,命中率也比以前强了不少,尤其是中距离,感觉心里有谱多了。
学习林书豪的投篮动作,对我帮助还是挺大的。这个过程虽然有点折腾,但看到自己一点点进步,那感觉还是挺爽的。也让我明白了,打篮球这东西,很多细节不抠是真的不行,得下苦功夫琢磨和练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