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就来聊聊我捣鼓“消消看”这个小游戏的经历。说起来也是手痒,寻思着整个简单点的玩意儿练练手,消消看嘛规则大家都懂,上手应该不难。一开始也没想太复杂,就觉得,整个棋盘,放点五颜六色的小块块,点点点,唰唰唰,消掉,就这么个事儿。
第一步:先把场子搭起来
我寻思着,得先有个游戏区域。就整了个方方正正的格子,比如8x8或者10x10,这个大小感觉差不多,太小了没啥意思,太大了眼花。然后就是往里面填东西。一开始想着用啥?水果?宝石?后来一拍脑袋,嗨,先用最简单的彩色方块,红的、绿的、蓝的、黄的,整几种鲜艳点的,看着清楚。
接着就是让这些方块随机出现在格子里。这一步还行,就是要注意,别一上来就直接给人家三连、四连的,那游戏还没开始就自己消起来了,体验不所以还得加个小判断,生成完了检查一下,有的话就重新打乱一下,保证开局清爽。
第二步:让玩家能“动手”
方块摆好了,总得让人能玩。我琢磨着,最直接的就是鼠标点击了。点一个方块,再点它旁边另一个,俩方块交换位置。这个“旁边”也得限制住,只能是上下左右,斜着的可不行。还得记录下第一次点的是哪个,第二次点的是哪个,别点歪了。
这里头有个小细节,如果玩家点了第一个,然后又点了离得老远的第二个,那肯定不能交换,得提示一下或者干脆没反应。我当时就简单处理了,不相邻就不让换。
第三步:核心!检测和消除
交换完位置,就到了最关键的一步:检测有没有能消除的。这块儿一开始真有点绕。得横着扫一遍,竖着再扫一遍,看看有没有三个或者更多颜色一样的方块连在一起。比如,横着有三个红的,标记下来;竖着有四个蓝的,也标记下来。
这里我卡了点时间,主要是逻辑要理清楚。怎么遍历棋盘效率高点,怎么判断连续的方块,都得细细琢磨。如果交换了半天,啥也没消掉,那这回交换就算“白瞎”,还得把那俩方块换回来,不能让玩家随便移动。
一旦找到了能消除的方块,就好办了,让它们“嘭”一下消失!这个过程看着就舒坦。
第四步:方块掉落和补充
消掉方块之后,棋盘上就出现空位了。这时候,空位上方的方块就得掉下来,把空位填上。这个过程得做得自然点,不能一闪就没了,再一闪就填满了,最好有个往下掉的动画,虽然我一开始做得也挺糙的。
掉下来之后,最上面可能又空了,所以还得从棋盘顶部再掉下来新的随机方块,把整个棋盘重新填满。这样才能一直玩下去嘛这一套连锁反应——消除、掉落、补充——是消消看游戏的灵魂所在。
第五步:分数和结束条件
玩游戏总得有点追求?所以计分是必须的。消三个得多少分,消四个、五个是不是得多给点分?这个可以自己定。我当时就简单设置了下,连得多,分就高,鼓励玩家搞“大招”。
然后是游戏怎么算结束。我想了几种:
- 时间限制:比如给个一分钟,看能得多少分。
- 步数限制:比如给50步,看成绩。
- 死局判断:就是棋盘上没有任何可以交换形成消除的组合了。
我偷懒,先做了个死局判断。这个判断也挺费脑筋的,得遍历所有可能的交换,看看有没有能成功的。如果一个都没有,那就Game Over了。
修修补补,润色一下
基本功能都实现了之后,我就开始自己玩,找找感觉,也找找Bug。你别说,自己写出来的东西,玩起来还真有点小BUG,比如有时候方块掉得不对,有时候该消的没消。这些就得耐着性子一点点调。
我还顺手加了点简单的音效,比如交换方块“咔嚓”一声,消除方块“咻”一下,感觉立马不一样了。有精力的话,还可以搞点特效,比如消除的时候闪个光什么的,不过我这第一版就先这样了,力求一个“能玩”。
整个过程就是从搭框架开始,一点点加功能,遇到问题解决问题。虽然中间有些逻辑挺绕人的,特别是检测消除和判断死局那块儿,但看着自己做的小游戏能跑起来,心里还是挺美的。这就是我这回折腾“消消看”的实践记录,分享给大家乐呵乐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