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手准备
昨天直播时候老有人问背景音乐怎么这么糊,搞得我老脸挂不住。回家蹲电脑前就开始折腾LiveProfessor,这玩意儿跟媳妇化妆似的,手法不对再贵的粉底也卡纹。直接翻出吃灰两年的雅马哈UR22C声卡,连上线才发现驱动都快过期了。
踩坑实战
插上麦克风先试了首《成都》,好家伙跟隔着棉被唱歌似的。拍了把大腿开始排查:
- 坑一:采样率打架 - 声卡驱动设的192KHz,机架里傻乎乎调成48KHz,直接给音频文件来了个腰斩
- 坑二:延迟搞事情 - 默认256采样听着像山谷回声,硬着头皮降到128还带破音。开了ASIO驱动才给治服帖
- 坑三:VST3插件犯病 - 随手拽了个压缩器进来,结果声音跟卡了痰似的。搞半天这破机架读VST3跟后妈养的一样,换回VST2版立马顺溜
关键两刀
凌晨两点红牛都喝见底了才摸着门道:
第一刀斩底噪 - 那个写着NS1的降噪插件,本来当摆设挂着。试着把阈值从-50dB拖到-65dB,好家伙!空调声突然消失那瞬间,耳根子跟挖通耳屎一样清爽。
第二刀切频段 - 人声插件里藏着个EQ小开关。把80Hz以下当垃圾扫掉,200Hz往上抬两格,声音突然像从下水道钻到KTV包厢,连观众刷的"主播感冒了?"弹幕都少了。
镇箱绝活
最绝的是这个联动操作:
先给轨道挂个免费的电平表,开唱时候死死盯着不让他飙红。转头就掐压缩器那个"makeup"旋钮,音量条踩红线时候就揪着"ratio"往右拧。来回折腾三次总算搞明白——压缩器跟遛狗似的,链子松了乱叫,勒太紧就趴窝。
战后总结
天亮那会儿录测试音一听,朋友发微信问是不是换麦了。设备还是那套设备,秘诀全在:
- 声卡驱动当祖宗供着别冲突
- 插件格式宁旧勿新
- 调参数得跟熬中药似的文火慢炖
现在直播直接挂机架当外挂,观众都说人声跟剥了壳的鸡蛋似的。提醒各位:参数别死记我这张图,你家声卡跟我的尿性真不一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