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还得从我奶奶说起。上个月回老家,一进门就看见老太太抱着本相册抹眼泪,里头全是她小时候逃难的照片。我随口问了句"当年咋熬过来的",老人家突然打开话匣子,拉着我从天黑说到天亮。听着那些炸弹在头顶飞的故事,我大腿都拍红了——这些活历史不记下来得烂在土里!
说干就干
第二天就冲去旧货市场淘装备。花了八百块扛回台老式DV,卖货老头还搭送两盒受潮的录像带。设备刚开机就吱哇乱叫,镜头盖卡死了掰不开,拿菜刀撬了半天。
- 第一天采访就碰钉子:奶奶讲着讲着突然捂着心口喘粗气,吓得我赶紧关摄像机。后来发现她是说到被炸弹震聋的左耳朵,条件反射胸口疼。
- 转战找村里其他老人,李大爷门都不给开,隔着窗户吼:"拍电影的都来八回了!拍完就把我们当猴耍!"
急得我在村口小卖部门槛蹲了三天,天天给大爷递烟。他叼着红塔山嘟囔:"要拍行,得对着毛主席像发誓不作假!"
意外挖到宝
有天在镇档案馆翻黄纸堆,突然抖搂出个油布包。打开差点叫出声——整整三十六张战地照片!全是民夫扛弹药过独木桥、女民兵在炮坑里种庄稼这种镜头。馆长说这当年是地下党偷拍的,藏在祠堂匾额后面五十年。
最绝的是第三张:火光冲天的背景前,个七八岁的小子正踮脚给战士包扎,绷带在他手里飘得像放风筝。后来才知道那孩子就是现在敬老院的刘院长,右胳膊那道蜈蚣疤就是流弹划的。
玩命剪辑
素材摞起来有半人高,老电脑根本带不动。有回剪到凌晨三点,屏幕突然滋冒烟,机箱飘出烤肉味。连夜驮去电脑城,修机小哥拆开一看乐了:"您这风扇叶上糊的灰够种盆花了!"
- 最头疼是背景音:炮火声效库听着像放鞭炮,子弹嗖嗖声活像吹口哨
- 急眼了,拉着朋友去荒郊野地炸二踢脚录回音,警察差点把我们当恐怖分子抓走
片尾定格的瞬间我犹豫好久——是放奶奶摸着弹片坑的老树皮?还是放孩子们举着搪瓷缸唱红歌?用了张大合影:三十六个满脸褶子的老人冲着镜头比耶,缺牙的牙龈笑得像朵向日葵。
后劲来了
片子放给老人们看那天,银幕反光晃着他们脸上的泪沟,亮得像战壕里的雨水。刘院长攥着我的手直抖:"当年包扎的小战士...进朝鲜就没回来..."李大爷散场时突然塞给我个铁盒,打开是生锈的子弹壳:"拿去!这才是真家伙!"
现在每晚剪片子的盒饭都吃得特别香——嚼的不是米饭,是老太太们省下的窝窝头味!